“5+2”“白+黑”“严管+厚爱”
驻校工作开始后
由辅导员组成的单元长们
成为了五级管理体系中
最坚实的那块“砖”
在沈医校园里
有一种爱叫“单元长”
有一种信赖叫“单元长”
有一种安全感叫“单元长”
有一种承诺
叫“和你在一起”
“挑灯夜谈、不困不归”
“人不离寝、机不离手”
“我在,来吧”
单元长们将“疫情危机”
化为“教育契机”
书写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故事
基础医学院辅导员 高舒欣
七号楼的“贴心学姐”
面对疫情的突袭,高舒欣作为基础医学院一名年轻辅导员主动冲锋在前,学校封闭化管理的一个多月里,她作为七号楼单元负责人和七号楼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与学生们同吃同住,一起工作、一起活动,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更是成为了学生们的“贴心学姐”。
初为单元长,她为了充分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将618名在校学生的信息建立了台账。对于楼内重点关注的同学通过辅导员进行了初步了解,建立了特殊学生台账并逐一谈心谈话。她坚持走访169间学生寝室,了解全封闭管理期间学生学习、生活诉求,将问题整理上报,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对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她也耐心、详细地答疑解惑,还会用线上会议的方式将学校防疫工作部署传达给每一名学生。
高舒欣坚信学生的安全稳定是战“疫”胜利的关键,她结合辅导员工作经验,在配合楼宇负责人完成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发挥自身特长,用更贴近大学生的方式积极开展学生心理、思想问题的疏导工作,不论是什么时间,只要是有学生联系她,她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关心和疏导。不管是封校导致的郁闷,还是其他方面遇到的问题,她都能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解决目前的困惑,缓解学生们的焦虑,在完成思想教育的同时预防了心理问题的发生。
高舒欣对学生的关爱不仅是思想上,更是生活上。在学校为学生们提供免费红烧肉活动中,她和志愿者为学生们往返多次进行配餐服务;组织贫困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岗位,并为他们发放代金券;对因为疫情导致的经济困难生,她购买食品进行慰问;每周带领学生进行优秀寝室评选,亲自颁发流动红旗和奖品;还经常带领学生开展文体活动。从楼内的抗疫宣传海报活动到室外的球类系列运动,还是组织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进行放松等等,她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保障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细致入微的工作温暖着每一名学生。
疫情当前,高舒欣作为一名有温度的思政教育者在抗疫一线淬炼党性,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这就是一名年轻党员用行动对入党誓词的完美诠释,也是她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的热爱与执着。
附属卫生学校教务科科长 李旗
楼寝里的“疫情”红旗
附属卫校教务科科长李旗,是一名60后党员,正如同样是党员的父亲为她和姐姐取名“红旗”时所期望的那样,李旗老师在成长乃至工作道路上一直牢记父亲的谆谆教诲,传承和弘扬党员的奉献精神,践行初心、不负使命。在因为疫情校园封闭后,带着那一代人所特有的时代精神,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学校抗“疫”一线,成为七号楼的单元长,让抗“疫”红旗在宿舍楼高高飘扬!
入校封闭管理工作期间,还有四年就要退休的李旗老师,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八十多岁的父母。但她依然舍小家顾大家,不分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作为七号楼单元长、教务科长和班主任,她竭尽所能积极配合楼长工作,每天深入学生寝室进行教学巡视,确保有质量的教与学。每天关注学生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关注每层楼学生人数,发舞蹈视频号召学生学习舞蹈释放情绪。做到24小时与学生保持沟通联络,与他们谈心,安抚情绪;主动了解学生目前生活和情感需求,学生说没有袜子,她主动把自己的新袜子送给学生,替学生排忧解难;主动关心、慰问生病的学生,给学生送吃的,帮其掖好被角,足见李老师的“慈母”之心,她是学生的知心家长、真心朋友、称心老师。
每每看到学生们幸福的笑脸,李老师疲惫的脸上总是挂着愈发坚定且欣慰的微笑。她自愿融入学生群体,发挥自身舞蹈优势组建民族舞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近60岁的她身先士卒引领学生跳大绳,以增强学生体魄。就这样,师生紧密配合、互相关爱,在特殊的日子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浓浓暖意,描绘出“不是家人,胜是家人”的美好画卷。
李旗同志,在学校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她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责任担当激励广大师生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共同投入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倾情奉献、恪尽职守、冲锋一线,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附属卫生学校学生科负责人 周晶
八号楼的“大管家”
周晶,附属卫校学生科负责人,八号楼单元长。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她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学生管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虽然身为学生科长,但她也是重病母亲最牵挂的孩子,是年幼孩子最亲爱的母亲。可是,面对疫情,她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从校园封闭开始,她便踏上了与八号楼学生同吃同住的抗疫征程。
疫情面前,她是认真细致的“检查员”。疫情监测,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决不允许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作为八号楼的单元长,她承担着楼宇枢纽作用,每日三次深入走访宿舍、掌握学生生活需求和心理状态,关心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严格落实晨午检晚制度,检查寝室卫生、排查安全及通风等已成为工作常态。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她组织楼内 774名学生每日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发放防疫物资;成立八号楼120名志愿者服务队及“解忧杂货铺”,每天为志愿者发放食堂补贴餐券,保障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需求;她热心照顾生病的学生,自费400元为有需要的同学购买食物,使学生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的温馨氛围;她时刻把疫情防控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定期召开线上班主任会议和在校学生干部会议,积极领会并传达学校领导的会议精神,对各项工作考虑在前,日常管理常抓不懈,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解决;她通过微信群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和每日学生防疫信息汇报工作。一个多月的工作中,有时睡眠不足4小时,但她没有丝毫的怨言,始终坚持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学生安全和管理工作中。
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为了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她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附属卫生学校班主任 冯晓磊
八号楼的“救火队员”
冯晓磊,附属卫生学校英语教师、班主任。他从一开始就带有“救火队员”的特点,作为班主任,被安排在七天后的A+班入校,但是疫情的突然变化,原本A班老师因所居住的小区升级为管控区,无法入校,冯老师临危受命,顶替入校,担任8号楼的单元长,一工作就是四十多天,成了老A中的一员。
最开始的阶段是困难的,首次校园完全封闭,很多做法无先例可循。最初几天面临着摸清底数、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各种疫情预案的实施、完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冯晓磊老师在保质保量完成每周16学时的教学任务基础上,还要帮助其他两位老师完成各项防疫任务和学生管理任务。他“救火队员”的属性又显现了出来:构建卫校五级管理体制时,有他;统计汇总八号楼学生各项信息数据时,有他;选拔训练八号楼沈医青年志愿者时,有他;成立八号楼临时党支部,完善支部成员各项分工时,有他;全员核酸检测,组织学生队伍时,有他;分发运送防疫物资时,有他……。总之,无论疫情防控还是学生管理,哪里有急活、重活,哪里就有冯老师这位“救火队员”。
当然作为班主任,关心照顾学生的生活学习也是冯晓磊老师最为看重的工作。“虽然学校封闭,不能让孩子的心也沉下去。”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的工作指南。附属卫校的学生都是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正是容易情绪急躁的年龄。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防疫任务之余,他深入寝室,找困难孩子谈心;做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调节寝室矛盾;带孩子们做活动,跟他们一起运动,给他们烹饪美味的鸡腿,作为良好表现的奖励,以此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经常与思想波动的孩子在校外的班主任和家长保持联络与沟通,多方面、多角度地做好学生工作。他的这些工作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一句“随时联络我”,不但成为了他的诺言,而且真的成为了他的工作日常,经常有学生和家长在深夜联络他,请他开导孩子,调解矛盾,“救火队员”从来都是第一时间,有求必应。
封校以来的四十多天里,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处理突发状况。七百多个青春期的孩子封在校园里,各种突发状况必然层出不穷。不论是突发疾病需要就医的,还是摔伤、崴脚需要送诊的,他都一时间开车到现场,这些天来,他已经开车接送行动不便的孩子前往门诊部二十多人次,有时一天三四次,有时是半夜十二点。他的车也成为了八号楼专用校园“救护车”。
这就是八号楼“救火队员”冯老师的日常,他救的是学生的“急火”和“心火”,换来的是同学们的安心和舒心。
附属卫生学校班主任 李萍
把关爱带给学生的“单元长”
李萍是附属卫生学校班主任,在学校选派进驻学院封闭管理的工作人员时,虽然她腿部做手术刚恢复好,但她还是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赶到学院,担任学生公寓八号楼单元长。
进驻学院后,李萍的工作涉及到单元内几百名学生线上教学管理和寝室管理。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她每天在各个楼层跑上跑下,进到寝室督促学生按时晨起上课、做好笔记,在上课时间巡视课堂纪律,对上课期间吃东西闲谈的现象予以制止,使得学生在寝室的线上学习井然有序。由于长时间处在封闭的校园不能外出,有些学生想家心切,心理上产生一定波动,李萍主动找这些学生谈心,予以耐心开导,缓解了学生的情绪。有学生打球扭伤了手臂,她马上去寝室拿了膏药给学生贴上,体现了教师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拳拳之心。
作为八号楼单元长,李萍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怠慢。她在每天晚上寝室统一熄灯后,还要对各楼层进行仔细地巡视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因此她每天的就寝时间基本上都在晚上12点以后。
由于校园封闭,宿舍的保洁人员人手不足。为减轻保洁人员的工作量,李萍和学生志愿者一起清理各楼层的生活垃圾,使宿舍整洁卫生,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她说疫情期间工作没有分内和分外,既然我们身在校园,就要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