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来源:中国江苏网)
走进武汉这座红色城市,一处处旧址、纪念馆封存了历史岁月,诉说着一段段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说起武汉,我们会想起辛亥革命的枪声,会被大革命激荡的风云感染,也会被抗日烽火中战时首都的辉煌深深吸引。
今天我带您走进大革命时期的武汉,重温中共五大的光辉历史,一起感受那段波谲云诡的峥嵘岁月。
中共五大会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路20号。民国初年,这里是武昌小司湖滩地。由于这一带缺少小学,1918年,当时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利用了这块滩地创办了附属小学,简称武昌高师附小。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学校进行了调整,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中山大学,这所附属小学更名为国立武昌第一小学。
1927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早期共产党主要负责人陈潭秋从武昌高师毕业后在国立武昌第一小学任教,也曾在这里居住,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董必武曾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称,这里在1922年至1927年一度成为湖北革命活动的指挥机关。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举行了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共五大为什么会在武汉一个普通的小学召开呢?据了解,北伐战争的胜利推动革命重心北移,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为了领导全国的革命斗争,从1926年9月至1927年4月中旬,中共中央陆续派干部来到武汉,中共中央各部委也陆续迁到武汉办公,武汉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所在地,这是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距离农民运动讲习所不远,农讲所有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学员,可以负责会议的安保工作。
现在大家看到的会址,占地面积约11亩,内有五栋建筑,建筑都是典型的清末民初学堂建筑,院内建筑设有走廊,为砖木结构。临街的两层楼坐东朝西,是当时教职员的办公室。门内右侧呈马蹄形的三栋八间平房,是学生们上课的教室,是1918年建校时的原建筑,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比较彻底的修缮。紧挨着教室的是学校的小礼堂,小礼堂曾是共青团四大的会场。院内还有一个大操场,操场左侧一栋灰砖灰瓦的两层楼房是教职员宿舍,目前是中共五大历史的陈列厅。旁边的风雨操场是学生们下雨天上体育课的地方。回望战火纷飞的历史岁月,这里是1927年历史风云的重要见证。
在展览馆,我们可以看到多方征集到的中共五大代表使用过的实物及复制品。《中国佃农生活举例》是当年农讲所学员保留下来的弥足珍贵的学习书籍。这是中共五大代表毛泽东在1927年3月写的。这是90多年前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运途中,向湘潭西乡一个名叫张连初的佃农作调查后写的一份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通过准确计算得出了令人信服的数据,展示了中国广大佃农艰苦的生活图景,揭示了那个年代“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的生活事实。
中共五大代表李维汉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使用过的柳条箱,中共五大代表罗亦农亲手制作的木拐杖,多松年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时用过的怀表……这些共产党先驱们所用物品的实物再现,让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生活的细节,也直观地展示出革命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