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春节的喜悦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冲淡,当身处疫情蔓延、风险四伏的“严冬”,我们的心理之弦绷得越来越紧,我们渴盼阳光照进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温暖和希望。beat365心理支持在线服务平台,由具备资质、经验丰富的附属医院专业心理医师、学院专业骨干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平台咨询人员,面向社会大众提供疫情防控的在线一对一服务,并定期发表原创心理文章,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抗击疫情,别忘给心理穿好‘防护服’”。请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共同努力,遏制疫情,以健康的身心共同去迎接绚烂的春天!
苏蕊
◆beat365校团委学生会秘书长, 兼任学院辅导员
◆硕士学位,渤海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12年4月 就职于beat365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我们面临了一系列的变化,出行取消,相聚推延,开学延期……在心系疫情的同时,大家也都承受着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挑战。在这特殊的时刻,一定要给心理穿好“防护服”。
疫情面前,出现一些不同于平常的心理、生理、行为反应,这是任何正常人都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这些反应主要涉及情绪、躯体、认知、行为等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出现紧张、担心、恐惧等情绪,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展为愤怒、抱怨、激惹、没有耐心;无助、失望;孤独、被抛弃感、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2.躯体方面:出现无法控制的心慌、胸闷、气促、出汗、腹泻;过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头痛、精神性易疲劳;食欲减退;睡眠觉醒障碍;内分泌系统失调;血压不稳定、月经周期紊乱等。
3.认知方面:出现负性思维;不信任、怀疑;容易将个人的不顺心与应激事件(疫情)联系起来;压力增大;心态不稳定、脆弱、悲伤、患得患失等。
4.行为方面:出现回避、逃避行为;不愿与人交流,喜欢独处;发呆、麻木;反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洗涤、洗手、消毒等强迫行为;开始吸烟、酗酒;冲动易怒,常发脾气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心理防护”,提高“心理免疫力”呢?
1---减少信息过载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各种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网站等传播的所谓“内部消息”层出不穷,我们要学会甄别,选择阅读有事实依据或官方公布的权威资讯。在疫情面前,我们要承认自己的弱小。通常情况下,人对外界的控制感越强,内心越觉得安全。当面对无法掌控的疫情时,我们越追求控制感,越可能增加焦虑情绪体验。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总是刷新跟疫情有关的信息,应有意识地减少信息过载,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看权威平台发布的信息。
2---保持正常生活节奏
如果感到自己情绪过度焦虑、易怒,不知所措时,可通过练习呼吸放松等身心调节方法,稳定焦虑、紧张、恐慌情绪。人不能离开社会、断绝沟通,要时常通过电话聊天、写日记、网络社交媒体等途径增强联系,获得来自家人与好友的支持。在当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每天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不出门也可以在家做瑜伽、力量训练等运动,增强机体代谢水平,改善情绪,提高自身免疫力。在“超长假期”里还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给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比如,哪个时间段做运动,哪个时间段读书,充实有序的生活,可以降低身体和大脑的负荷,让自己心态更健康。
3---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出现无法控制地过分担忧、心慌、睡眠觉醒障碍、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到精神科医院进行心理评估,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尤其是精神分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患者,在面对疫情时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多与自己的精神科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虽然疫情凶猛,但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各个角落的普通劳动者们正用不舍昼夜的奋斗来换得抗疫力量的“加速”生长。严冬终会过去,春天必将到来,让我们在一起,静待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中国青年报《面对疫情别忘做好心理防护》